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李勇)為切實保障青少年安全與權(quán)益,筑牢青少年禁毒防線,近日,華容縣人民檢察院聯(lián)合共青團華容縣委在縣“愛心暑托班”開展“遠離毒品危害,守護純凈青春”主題法治宣講活動。檢察官化身“法治老師”,為托管學(xué)生揭開新型毒品的偽裝面具,送上暑期安全“防護錦囊”。
活動中,檢察官以生動鮮活的案例為切入點,通過圖文展示、視頻講解等形式,向在場青少年層層剖析毒品的嚴重危害與真實面目。同時,針對當前新型毒品特點,重點介紹了新型毒品的偽裝形式與識別技巧,幫助青少年筑牢識毒思想防線。
這些“糖果”“郵票”“泡泡糖”“飲料”可能是毒品!
偽裝性:搖頭丸(彩色藥片)、K粉(白色粉末)、含可待因“止咳水”(瓶裝飲料)等常偽裝成日常物品;
欺騙話術(shù):“吸一次不會上癮”→ 冰毒1克可致命! “能減肥提神”→實際導(dǎo)致精神分裂、心臟衰竭;
高危場所:酒吧、KTV等娛樂場所的“免費飲料”需警惕。
課堂尾聲,還為在場青少年發(fā)放了《青少年安全手冊》,并通過“禁毒知識小問答”環(huán)節(jié),以搶答、互動講解的方式檢驗學(xué)習成效,現(xiàn)場青少年踴躍參與、氣氛熱烈。
“火眼金睛”:警惕無生產(chǎn)信息、開封異常的“食品”;
“斬斷誘惑”:對陌生人給的零食飲料大聲說“不”;
“加強戒備”:遇可疑情況借故離開并求助可信成人;
“一鍵舉報”:發(fā)現(xiàn)涉毒線索立即撥打110或聯(lián)系老師。
華容縣人民檢察院青工委負責人強調(diào):“禁毒教育要從‘識毒’升級到‘拒毒’能力培養(yǎng)。我們將持續(xù)聯(lián)合團縣委開展三期主題宣講,用法律為孩子的暑假裝上‘安全鎖’!”
責編:陶江云
一審:陶江云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